4月21日,长沙市检察院举办2025年第一期刑事检察业务沙龙活动。此次沙龙以“诈骗犯罪中的焦点问题研讨”为主题,旨在通过集中研讨,破解实务痛点,统一司法尺度,回应社会关切。长沙市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分管日常工作的副检察长周亚红出席活动。活动邀请了湖南省检察院、长沙市中级法院、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市律协、长沙理工大学等单位领导嘉宾出席。
活动现场,长沙市两级检察院业务骨干和优秀律师代表围绕诈骗类犯罪中的事实认定难点、定性争议、新型诈骗案中的争议焦点等主题进行了深入交流。每位发言人都精心准备了案例剖析与经验总结,现场气氛热烈而紧张。
小组点评环节更是精彩纷呈!来自市中级法院、市公安局、市司法局的三位嘉宾分别对各小组的交流主题进行了专业点评。
市中级法院刑二庭庭长兰志龙提出此次分享选取的案例精准,对司法办案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分享人员提出的认定非法占有目的“三步五维法”、运用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工具破解诈骗数额认定难题等观点让人深受启发。同时兰庭长对非法占有目的认定提出自己的观点,即建立以逃避返还财物为标准的综合判断体系。
市公安局法制支队政委马晓云从案例分析的合理性与亮点、改进建议、司法实践启示与未来方向三个方面逐一对该组分享内容进行了点评,认为以典型案例与裁判规则相结合,系统阐述诈骗犯罪中定性争议的路径,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未来需要进一步细化推定标准、强化证据链的精细化构建。
市司法局四级调研员付利军对该组分享人员进行了一一点评,认为总结的办案方法为处理新业态诈骗犯罪提供了可复制的裁判思路。希望未来继续推动、深化公检法律的学习交流,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优化长沙法治营商环境贡献更大力量。
长沙理工大学法学院副院长申纯对分享内容进行了整体点评,他对此次沙龙以问题为导向的研讨方式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认为此次研讨含括了诈骗犯罪案件办理中的大部分难点和争议点,分析精准到位。检察官案例分析注重事实注重证据,对证据归类非常精准,证据类型、分类标准给大家很多启示。
周亚红指出,来自公检法司各部门、律师协会及高校的专家领导,以开放包容的态度分享了真知灼见,展现了法律职业共同体“共建共治共享”的责任担当。通过集中研讨,我们在聚焦实务痛点,破解事实认定难题;厘清定性争议,统一司法尺度;直面新型挑战,回应社会关切等方面达成了共识。
下一步,市检察院将以此次研讨成果为契机,全面强化法律监督职能,以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为基本价值遵循,做深做实“后半篇文章”:一是系统提炼实务经验与理论共识,制定诈骗犯罪类案证据审查与法律适用指引;二是持续完善公检法司常态化交流机制,通过定期开展案件质量评查、同堂培训及疑难案件会商,促进执法司法尺度统一与办案质效提升;三是持续加强检察队伍专业化建设,坚持实战、实用、实效导向,把实践作为最好的“练兵场”“试金石”,全面提升检察履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