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放学路上没再乱买零食了,学校食堂饮水机旁也贴上了水质检测报告,这下我们家长放心多了。”近日,开福区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官在对辖区某小学食品安全问题进行巡查时,一位家长对他说。
近年来,快餐、小吃、零食售卖点在辖区中小学周边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由于人员和场所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存在诸多饮食安全隐患,让家长担心。
为深入贯彻习总书记关于食品药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进一步做好联系服务群众工作,保障辖区中小学生的食品卫生安全问题,开福区检察院联合行政执法部门对辖区中小学校及周边餐饮店展开“护苗入园行动”。
“饮用水是否经过严格检验?”
“学生在自动售卖机购买的牛奶是否每日更新、确保新鲜?”
“每日疫情监测情况是否及时上报?”
检察官不断发出的询问,覆盖了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库存食品、进货来源,餐具消毒、环境卫生、食品留样、厨余台账记录、菜品公示等情况,并进行了相关检查,由区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现场给出指导性意见,发现问题当场提出,要求立行立改。
经查,全区学校及周边食品安全管理水平较往年逐步提升,总体形势较好,中小学校校园门口统一设置了“食品安全综合治理责任公示牌”,各学校食堂“三防”设施有所改善,管理手段和管理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问题依然存在。“校园周边小餐饮店熟食品混放、个别学校不能提供水质检测报告、食堂从业人员个人卫生和行为习惯有待规范……这些问题需要多部门开展常态化巡查,合力整治。”检察官说。
为了有效推动辖区校园食品安全工作进展,检察官确定责任主体后,建议多部门加大监督整改力度,研究有力措施,形成监管合力。经开福区检察院积极推进,7月12日,区食安委发布了《关于2021年春季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督查情况通报》,公布了区检察院联合相关单位开展的“护苗入园行动”结果,要求相关职能部门将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工作纳入日常巡查工作重点内容,及时发现问题隐患并督促整改,严厉查处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违法违规行为,学校要严格按照要求每周开展自纠自查,整改到位,要定期开展从业人员食品安全培训、考核,全面贯彻落实新修订的《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有关要求,严格防控校园食品安全风险隐患。
“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问题不仅需要外部的监管机制,也需要老师、家长以及社会帮助孩子们增强自身食品安全意识,这样孩子们的食品安全才更有保障。”该院副检察长简绍恒表示,接下来,开福区检察院除联合执法部门开展常态化的不定期巡查外,还将积极融合检察职能,为广大师生、食堂工作人员、校园周边经营者带去食品安全“普法大礼包”,进一步维护好师生的健康安全。